top of page
搜尋

寡轉移性前列腺癌, 放射治療全面攻擊

  • drsotszhim
  • 15分钟前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前列腺癌是香港男士常見的癌症之一。近年,隨著診斷技術的進步,我們能在早期發現癌細胞擴散(即「轉移」)的情況。當癌細胞擴散的範圍有限,只有少數(通常少於五個)的轉移灶時,醫學上稱為「寡轉移性前列腺癌」(Oligo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


針對這種情況,一種創新的治療概念——「轉移灶定向治療」(Metastasis-Directed Therapy, MDT)應運而生,為患者帶來新的希望。本文將根據最新的醫學研究,探討MDT,特別是放射治療(俗稱「電療」)在寡轉移性前列腺癌治療中的角色、發展和潛力。


什麼是轉移灶定向治療(MDT)?


傳統上,一旦前列腺癌出現轉移,標準治療方案通常是全身性的藥物治療,例如抗雄激素治療(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ADT),俗稱「荷爾蒙治療」。然而,荷爾蒙治療雖能有效控制病情,卻可能帶來長期副作用,如疲勞、骨質疏鬆、心血管問題和性功能障礙等,影響生活質素。MDT的核心理念是:既然轉移灶數量有限,我們能否像處理原發性腫瘤一樣,用高精準度的方法「定點清除」這些轉移灶?這個想法旨在直接摧毀可見的癌細胞,延緩疾病惡化,甚至推遲或減少對全身性藥物治療的依賴。

實現MDT的主要技術是「立體定位消融放射治療」(Stereotactic Ablative Body Radiotherapy, SABR),這是一種非常精準的「電療」技術,能將高劑量輻射集中照射在轉移灶上,同時最大限度地保護周圍的正常組織。


MDT的臨床證據:STOMP與ORIOLE研究


MDT的概念聽起來很吸引,但它是否真的有效?兩項重要的第三期臨床試驗——STOMP和ORIOLE——為我們提供了關鍵證據。


這兩項研究都針對寡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比較了「監察式等待」與「轉移灶定向治療(MDT)」的效果。結果相當一致和正面:


延緩病情惡化:接受MDT的患者,需要開始全身性荷爾蒙治療的時間顯著延後。在STOMP研究中,MDT組的中位無惡化生存期為21個月,而對照組僅為13個月。

控制病情進展:在ORIOLE研究中,六個月後,MDT組有19%的患者病情出現惡化,而對照組則高達61%

這些研究證實,對寡轉移的癌灶進行精準打擊,確實能有效控制病情,推遲患者需要接受荷爾蒙治療的時間。


演進概念:最大程度消融治療 (Maximal Ablating Approach)


基於MDT的成功,一個更進取、更徹底的策略——「最大程度消融治療」——正在形成。這個概念主張,只要技術上可行且對病人安全,就應該利用SABR等消融技術,治療所有影像上可見的轉移病灶,以達到最大程度的腫瘤控制。


這與早期MDT僅針對少數幾個轉移灶的觀念有所不同。其背後的理念是:透過清除所有已知的癌細胞「基地」,我們可以最大限度地延緩癌症的整體進展,從而為患者爭取更長的「藥物假期」,甚至可能降低未來所需藥物治療的強度(例如,從合併兩種藥物減為單一種藥物),進一步減少治療的副作用和負擔。


這個積極的策略得以實現,有賴於影像診斷技術(如PSMA PET-CT掃描)的進步,讓我們能更清晰地「看見」所有轉移位置。隨著放射治療技術的日益精準,我們現在能更安全地治療多個病灶,而不會對周邊正常組織造成過大傷害。


未來方向與結論


目前,醫學界正積極探索如何將MDT及「最大程度消融治療」與其他療法(如新型荷爾蒙藥物或免疫治療)結合,以達到最佳效果。未來的研究將進一步釐清哪些患者最能從這種積極的局部治療中獲益,以及最佳的治療時機。


總括而言,轉移灶定向治療(MDT)及其演進概念——最大程度消融治療,已成為寡轉移性前列腺癌治療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新興策略。它不僅能有效控制病情,更有潛力透過清除所有可見病灶,來延後、減少甚至降低全身性藥物治療的強度,讓患者在抗癌路上活得更長久,也活得更有質素。



 
 
 

Comments


文章: Blog2_Post

訂閱表單

感謝您提交以上資訊!

  • Facebook

©2023 by 中西醫說- 蘇子謙.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