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如何預防現今兩大殺手疾病

  • drsotszhim
  • 1月9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2025年已經來到,我們正式邁入21世紀的四分之一,時間過得真快。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有兩類疾病是對發達社會人類健康威脅最深的問題,它們至今未曾改變,那就是癌症和心血管疾病。許多人往往都是在生病後,才開始思索如何治療,但實際上,更重要的是如何預防。從過去到現在,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看似兩條不同的疾病軌道,然而,它們其實有一個共同的關鍵——慢性發炎。無論是癌症還是心血管問題,例如心臟病或中風,都與身體長期的慢性發炎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我們要減少這些疾病的風險,首要之務就是降低身體的發炎狀態。


要降低慢性發炎,改變日常的飲食習慣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式。我們知道,健康的飲食應包含豐富的、各種顏色的新鮮蔬果。這些顏色繽紛的植物蘊含豐富的抗氧化物質,可以幫助中和體內的自由基,減少慢性發炎的發生,對預防癌症與心血管疾病有著顯著成效。與此相反,高溫加工的碳水化合物、含糖食品及經高溫處理的肉類則應盡量少吃。這些食品往往產生致癌物質,既增加癌症風險,也對心血管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另外,長期攝入過多的紅肉及高熱量食品,會使體內血脂升高,加大患病機率。因此,控制飲食結構並減少高危食品的攝取,是預防慢性病的一大步。


除飲食外,控制體重也是降低慢性發炎的關鍵。肥胖會大幅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也會導致體內發炎反應的增加。尤其是對女性而言,當體脂過高時,雌性荷爾蒙水平也會提升,進一步提高乳腺癌的風險。根據研究,美國約三分之一的癌症是由肥胖所引起的。這意味著,通過減重和控制體脂,可以有效減少癌症的發生。因此,多做運動、控制飲食以及保持適當體型,對遠離疾病至關重要。


在預防疾病方面,定期運動不僅對降低慢性發炎有幫助,也能提升整體健康水平。運動時,身體會分泌多種荷爾蒙,這些荷爾蒙具有抑制發炎的效果。根據專家的建議,每天堅持運動約30分鐘到1小時,不僅能減少疾病風險,還可以促進身體的代謝功能,延緩衰老現象。值得注意的是,運動未必要追求高強度,有規律的適量運動(例如散步、瑜伽或太極)同樣能為健康帶來顯著益處,並使身體保持良好的狀態。


除了運動與飲食這些健康習慣外,戒煙和限酒也是減少發炎的重要措施。吸煙是導致多種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長期吸煙會對肺部造成慢性發炎,進而引起基因突變,最終導致如肺癌、口腔癌等疾病的出現。而飲酒同樣與多種癌症有關,無論飲酒量多寡,酒精都會對身體細胞產生破壞,增加罹患口腔癌、消化道癌及肝癌等的風險。科學研究表明,飲酒會即時引起消化器官的發炎反應,而長期大量飲酒則會對身體的修復機制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因此,少喝酒甚至戒酒,無疑是減低慢性發炎的有效手段之一。


中醫在預防疾病方面也有自己的觀點。中醫認為,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與經絡阻塞有關,這些疾病被看作是身體垃圾積聚無法排出的結果。中醫的治療哲學注重養生,認為適度運動、經絡疏通、靜坐和情緒排解等方式能幫助身體恢復平衡。例如,靜坐和氣功的練習不僅能舒緩壓力,還能改善身體的免疫能力。現代科學研究亦證實,長期靜坐可以改變細胞基因的表達形式,從而增強免疫系統功能。同時,中醫認為要減少體內積熱,建議經常飲用一些養陰清熱的湯水,這不但有助於修復受損細胞,還能減少自由基對人體的傷害。中醫強調調養全身、均衡體內能量流通,進而預防疾病的發生。


此外,許多人也開始依靠補充抗氧化物(如維他命C、維他命E、薑黃素或綠茶素)來抵抗慢性發炎。儘管研究證實,這些物質對於細胞層面的發炎反應有所抑制,但目前的大型實驗數據仍然不足,療效並不穩定。特別是在癌症的治療或預防中,這些抗氧化劑的作用並未顯現出一致性的益處。因此,專家建議,雖然適量補充抗氧化物對提升免疫力有幫助,但不應過度依賴,並且服用前應先諮詢醫生或專業人士。


無論是預防癌症還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治未病」。這是一種在疾病尚未形成時便著手處理的健康理念。相比於疾病一旦發生後,即使使用最先進的醫學手段治療,其過程也往往複雜、昂貴且充滿挑戰。如果我們能在平時就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控制體重,那麼就可以有效降低約三分之二的癌症風險,並顯著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概率。


因此,雖然現代醫學日益發達,但真正的健康從來不只是依靠先進技術。而是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做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才能遠離疾病,擁有健壯的身體與美好的未來。健康,其實就在我們的掌握之中。



#癌症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成日講嘢搞到把聲都沙晒,如何解決?

長期聲音沙啞或者講嘢無氣,其實好多人都會遇到呢個問題,而背後嘅原因真係五花八門。喺中醫角度嚟睇,呢啲情況一般同肺氣虛弱同埋肺陰不足有關;如果用西醫嘅講法,可能就涉及聲帶問題,例如聲帶息肉、慢性咽喉炎,甚至有啲比較嚴重嘅問題,好似喉癌咁樣。無論中醫定西醫,其實都可以總結到一樣...

 
 
 

Comments


文章: Blog2_Post

訂閱表單

感謝您提交以上資訊!

  • Facebook

©2023 by 中西醫說- 蘇子謙.

bottom of page